400-123-4567

产业概况 分类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青海,有中国最美的湿地也有最美的“守护神”(上篇)
本文摘要: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可以说,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宝库”和“储碳库”,可以说,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青海湿地面积814.36万公顷,居全国首位。

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青海已建立了一支1.6万人的湿地生态管护员队伍。他们以山林为家、以湿地为伴,跋山涉水,兢兢业业,为绿水青山默默地付出着奉献着。12月10日,他们中的42人被有关部门授予“最美湿地管护员”称号。

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选择“小人物、大时代”的叙事策略,采撷这些湿地管护员的一天或一次巡查,折射他们一年或数年的风风雨雨、喜怒哀乐。以此向工作在第一线的湿地生态管护员表示关注和感谢,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那一汪汪湿地,守护的更是青海大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家底。马文忠:很苦很累很骄傲马文忠(左)和队员在巡山途中捡拾垃圾。

记者尹耀增摄祁连县央隆乡距离县城210公里,是这个县最远的一个牧业乡,地处祁连山国家公园腹地。12月13日,天气晴朗,寒风凛冽,中午气温达到了零下23度。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马文忠和他的同事们,像平常一样10点30分出门巡山去了。

马文忠本是央隆乡阿格村的贫困户,2016年,他被聘为护林员。三年的时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管护员成长为今天的4区队的队长,靠的就是认真负责、不怕吃苦的精神。

自担任湿地管护员以来,马文忠常年在海拔3300米左右的高原巡山,风吹日晒,面色黝黑,皮肤也很粗糙,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苍老。马文忠所管辖的那尕日当林区有6000公顷,路况复杂,每次巡山对他来说都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途跋涉,但是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任劳任怨,三年如一日,对自己要求严格,按要求每月出勤22天。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马文忠的皮肤黑了,皱纹深了,但是央隆管护站的河水更清了,湿地范围更多了,冰川得到进一步修复、野生动植物也更丰富了……翻开马文忠那厚厚的巡山日志,上面清楚地写着当天巡山的情况,包括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遇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等等。“夏天的时候还好一些,风景很好,大片的湿地吸引了黑颈鹤、赤麻鸭等在这里生息繁衍.以前可没有这么多鸟儿,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草比以前长得好,黄羊、藏野驴也多了。”这里发生的一点点变化都被马文忠记在了巡山日志里。

马文忠特别喜欢学习,巡山的时候他总是拿着一本跟林业有关的书籍。“做了湿地管护员后发现自己的知识懂得太少,文化水平又低。

为了能尽快适应管护员的工作,我没事的时候就会去学习,向同事们学,向书本学。”马文忠笑着说。

三年来,马文忠带领区队的人员巡护玉石沟煤矿地区60余次,自己一人巡护30余次,为玉石沟煤矿的生态修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年龄最老的管护员,他每年都会组织大家入户宣传护林公约、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和当地的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他的责任区内从来没有发生过砍伐林木、乱捕野生动物的现象,老马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管护员。”托勒河源头管护站站长魏成平非常认可马文忠的工作。护林防火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也是马文忠巡护的重点。

“森林防火最重要的就是宣传,我们利用标语、板报等方法,把宣传工作做深入、做到位,让群众从心里重视防火,为此,我们成立了一支护林防火巡查队,进入防火期后,开展野外用火巡查,对不符合规定和不利于安全的事故隐患,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效果挺好。”马文忠说。这天的巡护工作结束了,手机上显示,马文忠的行程120.85公里。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巡护这么远的距离,年轻人都可能受不了,但是54岁的马文忠已经习惯了。

“虽然巡护的工作很苦很累,但是我很骄傲。”(记者尹耀增)杨积成:湿地公园我的家杨积成正在公园清理枯树枝。记者吴雪摄清晨,凛冽的寒风吹过,此时的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人烟寥寥。

入冬前的大雪还铺在湖面和草坪上,公园游人道上看不到积雪和枯叶的影子。道路的一边,一位挥动着手中笤帚的橘黄色的身影在朝阳中格外显眼。杨积成,这位获得“2018年大美青海—最美湿地管护员”荣誉的老人,显得那么朴实。

已经60岁的他,头戴的帽子也掩盖不住鬓间的白发,粗糙的双手已被冻的通红,苍老的脸上挂着微笑。2016年初,杨积成随儿子来到西宁,偶然看到湿地公园正在招聘管护员,为贴补家用,他想着试一试。

第一次来到湿地公园,杨积成被水清岸绿、鱼翔鸟飞的美景所吸引,也就是那一刻,他决心像保护自己家一样保护这片景象。当时,一起来宁的亲戚、朋友劝他同去建筑工地务工,每天挣的钱多,而湿地管护员每天却只能拿60元。他拒绝了朋友的建议,义无反顾地干起了湿地管护员。

有时候湿地管护资金下达较晚,连续几个月工资都发放滞后,他也从不懈怠地工作着,一干就是3年,成为湿地公园工作年限最长的管护员。刚开始,杨积成的家人也不理解他为何要一心守在这里。直到他把老伴带过来,老伴看到这里的环境就明白了杨积成的想法:“虽然苦点、累点,但是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是舒适的,能呼吸新鲜的空气,还能锻炼身体。

能在城区里守护这样一片景色是骄傲的。”明白了杨积成的想法,老伴也成了他的支持者,两口子一起做起了管护员。

在湿地公园里的广场空地上,有一座绿色的帐篷,那就是杨积成两口的家。帐篷里有两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冷风吹过,帐篷里透着丝丝凉意。

湿地管理中心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即每人负责一片区域。杨积成负责管护的湟水河南岸静远路至通海路段是游客最多、水系分布最密、绿头鸭和黑水鸡等湿地鸟类分布最广的区域。杨积成除了打扫区域卫生,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巡护。

在他巡护的过程中,遇到破坏湿地生态资源的行为,都会及时制止;对不文明行为者进行耐心劝阻;对需要帮助的游客提供热心的服务。杨积成的老伴蒲生梅笑着说:“每天做好了饭,都要到处找他喊他回来吃饭。

他夏天总是随身携带垃圾钳,冬天带着防火拖布,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他独特的身影。”为有效保护湿地资源,杨积成和老伴从宣传入手,通过张贴标语、树立标牌等形式,对周边社区居民及游客进行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

“如今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夏天要禁止游客钓鱼、游泳、烧烤等,冬天以防火为主,我工作时要负责的内容还不少呢,”杨积成说道,“偶尔遇到行为不文明的游客我就会告诉他们,湿地公园是我们共同的家,怎么能不爱惜自己的家?”杨积成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以湿地为家,勤勤恳恳。三年里,就连春节他和老伴也坚持守护在湿地公园。如今,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分布有植物33科103种,湿地鸟类也由原来的19种增加到了110种。

每年,大白鹭、斑头雁、鸬鹚、渔鸥等鸟类都会如约而至,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候鸟迁徙地和栖息地。(记者吴雪)杨占吉:管好河护好湿地杨占吉在捡拾垃圾。

图片由贵德县农牧林业和环境保护局湿地办公室提供当青藏高原沉寂在寒冬的萧瑟中时,贵德的冬日却另有一番别致的柔美。蜿蜒东去的黄河依然碧波荡漾,成群结对的天鹅等越冬鸟儿栖息在水面,演绎着绿水青山下的生态之美。

而在这美景背后,是湿地管护员们的默默坚守。今年54岁的杨占吉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城西村三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一位普通湿地管护员,因妻子残疾常年卧床、女儿还要继续上学,养家的重担落在了杨占吉一人肩上。2017年9月,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杨占吉被聘为贵德县湿地管护员,从那时开始,他与湿地的故事便在“守护”中展开……“我管护的区域是河西大桥到黄河清大桥北岸,平时的工作主要负责管护滥砍滥伐、破坏湿地生态、采砂取土、开垦、砍柴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等破坏湿地资源的现象,管护的面积很大,每次骑着摩托车巡护都要花上半天多时间,路上走走停停,顾不上吃饭也是常事,可是既然当上了管护员就要负责到底,不能漏掉任何一片区域。

”杨占吉用脚步丈量着所管护的湿地区,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夏天的工作相对辛苦一点,河边有很多来踏青、露营的人野炊,特别容易引发火灾,而且造成的垃圾也会破坏湿地生态环境,我不仅要反复巡护收集垃圾,还要挨个劝阻。”而说起劝阻,老杨的话语中多了几丝无奈,“凡是来河边野炊的人都会破坏环境、发生火灾和坠河危险,每当我劝说他们不能在湿地旁边露营时,有些人会配合离开,可是有部分人会和我发生争吵,有的人甚至还会威胁我,可是我能做的只有反复劝说制止,给他们宣传解释湿地保护条例,直到他们收拾好垃圾离开,我才放心。

”在杨占吉的管护工作中,不理解的声音比比皆是,有人嫌他啰嗦、有人说他多管闲事,可是他却从未因委屈与谩骂漏掉一个破坏湿地生态的人、一件错过险情的事。“我只希望尽好本职工作,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管好河、护好湿地上去。”老杨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近500天的巡护工作中,他不是在河岸道路巡查,就是在湿地制止垂钓者、打捞漂浮污染物。“节假日的时候更是巡护的重要时期,为了湿地的生态环境,放弃短暂的团聚也值了!”杨占吉朴素的话语中满载着对湿地生态深沉的爱,更诠释了湿地管护员的责任与担当。贵德县农牧林业和环境保护局湿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小何介绍说:“为了避免黄河湿地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破坏,贵德县共聘请了11名湿地管护员,分片负责清理河岸、湿地垃圾,巡查捕杀、采挖、乱伐、垂钓等工作,他们中大多都是贫困户,每个月有1800元工资,杨占吉就是湿地管护员中最卖力最负责的一个,不仅在工作中任劳任怨,能及时反馈上报污染信息,在工作之余也热心认真,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湿地管护员。

”在杨占吉和其他湿地管护员的努力下,贵德县黄河湿地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与改善,生活垃圾减少了,非法垂钓和野炊的人也在老杨们的环保宣传下逐年减少,更让杨占吉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候鸟飞到湿地栖息安家。绿水青山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不管景色如何变幻,杨占吉依旧会默默坚守在湿地旁,不论酷暑严寒,用一份担当与赤忱守护着美丽家园的生态,守护着一方水土的纯净。(记者王珺)索南项加:今天我已不再孤单索南项加在冬季牧场查看网围栏受损情况。

记者姚斌摄12月10日,在由省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主办的“大美青海——最美湿地管护员”颁奖仪式上,索南项加作为全省42名“最美湿地管护员”的一员,怀揣荣耀接受了表彰。索南项加是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泽曲镇俄果村一个普通的牧人,2015年,在接受了湿地基本知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相关规定、湿地巡查管护内容、管护方法和措施、巡护日记的填写,以及管护项目考评办法等内容的培训后,他成为了一名三江源湿地保护项目管护员。泽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泽库县西南部,规划总面积7.23万公顷,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它的建立,对维护泽曲湿地生态功能意义重大。四年来,索南项加的足迹遍布泽曲湿地的每一个角落。

夏日的泽曲河水横溢,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湿地湖泊中,鸟语虫鸣,花香四溢,这时的索南项加会在言谈中流露出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刚开始当上管护员时,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监管湿地内的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和杂物,清点核实湿地周边的牛羊数量是否超标,遇到偷牧、采石挖沙等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时制止并且上报,当时真的感觉有些枯燥”可现如今,索南项加发现,自己已由衷地爱上了这片湿地。每一次的巡护都充满了乐趣,看云就可以知道天气即将开始的“现场直播”,看众多湖泊的大小变化,就知道泽曲上游的水量是否充沛,他甚至可以从鸟类栖息的数量,感知到湿地环境有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他感到自己在一天天和这片广袤的湿地融为一体,他已离不开湿地,他知道,湿地的良好发育也同样离不开他们这些管护员,离不开每一名细心呵护它的牧民们!在索南项加的手机里,有许许多多的湿地图片,记录着湿地保护一路走过的印迹,有色彩艳丽的鲜花野草,有自由生息的飞禽走兽,有淳朴牧民自发捡拾垃圾的感人场景,有专家学者调研考察的珍贵影像,还有志愿者自发投身环境保护的合照留影……今天的索南项加已不再孤单,他由衷地感慨道,为了这片湿地的未来,上到政府部门和诸多环保组织、下到泽库县的每一名普通市民牧民,还有学校的孩子们,都在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着这里的生态环境,作为一名专职的湿地管护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到自己的职责,不爱护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由于工作出色,索南项加被任命为泽曲林场管护队长,他常常带着管护员走进牧民的帐房,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和科学保护湿地的经验做法,让牧民群众发自心底地认识到,爱护湿地,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就是在关爱下一代的幸福。

在闲暇时,他还常常带队清理草场及河道周边的垃圾。除湿地保护工作外,他还承担着森林防火的重任,时值冬季,他会不定期带领护林人员,骑着摩托车四处巡逻,做到防患于未然。

时间长了,湿地周边的许多牧民群众都会主动跟他打招呼,在目光中表达着对管护员的敬意。(记者姚斌)。


本文关键词: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www.tywanglawgroup.com